(原文刊載於2001年4月的New York Times Education Life Supplement. 原文下載)
名校迷思中外皆然,然而事後諸葛總是告訴人們:上哪所大學不如大學生涯過得如何更重要。1986年哈佛大學校長包克(Derek Bok)指派當時的教育研究所教授萊特(Richard J. Light)召集小組,去研究為何有些大學生的大學生涯過得繽紛燦爛,而有些人則否。
該研究報告共歷經十年,訪談過1,600位哈佛學生。訪問的問題包含課餘之暇從事的活動到課堂的品質。該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找出增進學生學習與快樂的因素。15年後,哈佛大學依據該研究作了一些政策上的調整,包含多指派小組作業或將一些課排在下午,使得晚餐也成為討論時間。萊特教授說:「研究結果顯示有很多實實在在的方法能夠增進學生的大學生涯,而且方法都很簡單。然而令人吃驚的是,人們幾乎都不考慮這些選項。」以下就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方法。
- 與教授建立友誼。萊特教授說,他現在每次開學時,都會勸勉同學本學期至少要認識一位教授,並且讓那位教授認識自己。「現實點來說,這樣你在大學畢業時,至少有8位教授可以替你寫推薦信。」然而更重要的是,與教授的友誼關係讓學生覺得與對學校更有歸屬感。研究也發現對於大學生涯感到滿意的同學,喜歡問特定的問題且尋求較詳細的回應。比方說,他們不會問教授「為何我成績不好」,而是「請你指出我的這一段論述中,哪裡不夠完備」。此外,不要忽略學業上的問題。研究中訪談40位第一年成績很差的同學,其中20位有尋求幫助者,後來幾年成績進步了;另外20位置之不理者,成績一路下滑,最後感到孤立、失敗與不快樂。
- 多修些不同種類的課程。父母通常會告誡小孩子:第一年把必要的課修完;第二年選定主修科目;第三年選一些主修的進階課程,將一些有趣好玩的選修課程當成點心一樣,放到最後一年再修。然而問題是,入門性課程的範圍太廣,讓學生很難有機會深入了解。等到了大二選擇主修科目時,學生便不知道到底自己的興趣在哪。到了大四時,當真的發現了很有興趣的課時,便會開始想當初為何不多修點如日文、中世紀社會史、統計學等等。反倒是那些大一修課像是購物一樣東挑西揀的學生,除了必修之外,還能修一些有興趣的課程,他們的大學生涯比較滿意。此外,小班制較能增進與教授的互動,因此也能夠增加學生的滿意感。
- 參與小組學習。作業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寫作業的方式要能有助於學習。學生經過獨立學習之後,再參與4~6人的小組討論,即便每週只有一次,也能夠增進對於課程內容的理解,並且增進歸屬感。
- 多寫作業。選擇那種有很多隨堂作業的課,而非只需繳交一、兩份大報告的。雖然這意味著每週得花超過12小時,比起一般少於9小時而言,多了約40%,但是較有助於提升成績。只要求期末繳交一份20頁報告的課程一次定生死,比起需繳交4次5頁報告的克來說,比較沒有改善不良學業表現的機會。萊特教授說,在他的研究之中,沒有任何因素與歸屬感、好成績之間的關係,比作業的分量更相關。大部份受訪的學生建議大三、大四應多修有很多作業的課,一方面是經過前兩年的訓練已經能夠應付大學的各種挑戰,另一方面則可為較具份量的畢業論文做準備。
- 學習外語。外語課程是校園裡最不為人知的秘密。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時,已經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得以免修外語課程。然而,外語課卻是受訪學生最常提到的「最愛課程」之一。57%的畢業生建議不要去申請外語免修。為何呢?因為外語課程通常是小班制、教師又要求學生參與、常有小組討論、很多作業與習題,因此在課堂中不斷有改進的機會。簡言之,外語課程具備增進學習效果與歸屬感的所有要素。
- 考量讀書時間。許多學生抱怨他們用高中時代的唸書方法無法獲得好成績:圖書館裡唸個25分鐘、運動完唸個35分鐘、晚餐後再唸個45分鐘。然而,當連續不間斷地唸上幾個小時才能夠真正提升成績與理解力。萊特教授甚至建議將每天行程記錄下來,經過數週之後與指導教授討論,讓他幫忙找出時間分配的最佳方式。
- 參與社團活動。學生進入大學之後,通常會有一些適應困難,因為他們不再擁有在家時的社會網絡、家庭支持。萊特教授說,學生努力進入哈佛大學,因此心態上便是「學業才是第一,從事其他活動將會妨害課業。」事實上,哈佛的研究正好相反。「在課堂外發生的事情也是十分重要的,有些時候,甚至比課堂上的事還重要。通常,課外經驗將會對學生選擇的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,甚至會影響他們終生的志向。」研究發現,長時間打工的學生,課業表現並不遜於短時間打工,或完全不打工的學生。從事義工工作的學生,實際上擁有較好的成績且更快樂。萊特教授說,唯一會影響學業的課外活動是當校際運動員。然而,他們卻是學校裡最快樂的一群。
-----
留言列表